今晚在家继续梳理得到跨年演讲的文句,逻辑思维准备了半年闭关了一个月,22个故事,有启发,道理不一样,通过不同的故事阐述出来,就是生产力。跨年演讲虽然不如过去的轰轰烈烈,也如主线平实近人,走的是“小精新特实”的路子,很多的案例不具有推广性,可以从中寻找一个规律,为什么你没有想到,为什么你没有做到?三分之一的故事与自己有共鸣感,谈谈自己的感受。
是的,所有的事情都会归结到“行就行,不行再想想”,2022年每个人都遇到很多问题,行至现在,我信奉的观点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总之我要打通阻塞。未来在手中,做出来即未来。纵观22个故事,都表达的是这个逻辑,你要扎根下去,每一步的成长都是下一步的累积,我今年参加市级大比武、参加人大配音、参加寝室抗疫等,皆是原有的付出累积而成。用过去的话叫积德,用现在的话叫甘于付出,舍得吃亏。
罗翔说:“所有的阅读都是为了承认自己的有限,进而追求真正的完美,寻找到人生的定海神针”,缓慢而精深的阅读会带来深度思考和接近真实的生命体验,而非纯粹的知识或信息,刷手机带来的大量信息和知识看似丰富,实则是内心的空虚和寂寞,所以别炫耀式阅读和分享。越优秀,越努力,越智慧,越福气,越底气,越骨气,越志气,表面的光鲜是多少个日日夜夜努力的证实。如凡是往简单处想,往认真处行,不就是返璞归真。
生命只有一次,你要拥抱生命、体验生命,找到自己的意义。人的生活不应该只是待在四季如春的城市和房间,应该走出去,探索生命真谛。中午刷短片《没有过去的男人》,下方评论区的朋友说了一句“生产队里的驴都没有这么累”,我笑岔了;不是人人都有重新开始的机会,即使是那样,代价会很大。意义,是我们的环境、文化和意识构建出来,你说的“意义”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他只是一个现象,好比一个景观而已。
2023年开始,朋友圈刷到很多高大上的文字,而现实都在经年累月打脸,90%的人都会被困难定义,把握未来就是做好当下,当下就是未来。确实,只需一个字,“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