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于家人生病,加上工作很忙,没太多时间打理账户,更新很少。如何快速地表达自己的一些观点与朋友们交流,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今天想到一个办法,就是每天收盘时,信马由缰地写一些观点,不注重体系和文字,这样可能方便一些。
最近很流行一个词,顺周期,意思是顺应经济复苏周期的股票,听上去很玄乎,其实拆开来看无非就是指一些传统的周期型低估值股票,如银行、地产、煤炭、有色、基建、汽车、化工等。最近这些股票轮番上涨,尤其上半年被抛弃的“金三胖”(银行地产保险)接连开花,而曾经的天之娇子科技、医药都已沉沦。只有永恒不败的白酒消费还在苟延残喘,但也已明显出现颓势。
我一直说顺势而为,这个势,首先讲的是要抛弃成见,跟随市场。消费科技医药过去是,未来也必定是黄金赛道,但并不需要你每个时间都待在赛道上。如今顺周期开始走强,我们就跟着多配一些。什么时候科技他们杀回来了,我们再杀回来。
昨天有个朋友在后台留言,说最近三指轮动系统表现很差。确实如此,三指轮动系统,适应的是强趋势,最近却是明显的震荡行情。其根源在于,资金至今仍深陷在上半年的三朵金花中,但它们的估值又已高高在上,所以一涨高了就有人抛,但稍微跌一点就又舍不得拣回来。
而顺周期产业的崛起又是另一番情况。至今资金仍形不成合力,比如像14年最后一个季度那样,金融大涨特涨。他们的上涨是因为估值低,但资金对其未来的前景其实也不太看好,所以同样也是跌几天就去补,但稍微涨一些又害怕得扔掉。这两天似乎开始有突破的态势,但仍然是需要观察的。历史上银行也好券商也好,经常都会出现一日游行情,盲目追高有时候也是需要勇气的。
从规模指数来看,目前走的最强的是深证红利,也就是二线蓝筹股。其次是中证100代表的一线蓝筹。中证1000、创业板等新兴产业、小盘股仍然走弱。从行业看,钢铁有色化工银行地产等各类周期性产品纷纷创出七月以来新高,是一个稳步上涨的态势。前期强势的新能源汽车和家电指数目前刚好回调到20日均线附近,应该是一个好的买点。芯片股底部回升,后势也有可能发力。明显向下的是医药指数、军工指数、农业指数。
最近一段行情是趋势投资者的天敌,但却是量化投资者的天堂。我的实盘因为采取的是量化系统,所以不以为忧反以为喜,昨天又创了新高。说实在话,趋势跟踪虽然很爽,但涨多了一定会有熊市,与其如此,不如拥抱震荡的市场。因为大盘整体震荡,股指不会上涨很多,监管鼓励股市支持实体经济的决心就不会变,就不会有系统性风险。
关键是如何在此起彼伏的浪花中翻江倒海,捕捉一个又一个的机会,这个时候,不如相信基金。大部分基金经理并没有很强的择时能力,但大多有强悍的选股能力。上证指数过去三年基本零涨幅,主流指数最好的创业板涨了45%,但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是66%。也就是说,你随便选一只股票型基金,大概率战胜最强的主流指数。这是我一直推崇大家买好基金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