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大盘总体是上涨趋势,尤其周四,深证红利和深证100指数创出历史新高,新能源车、全指汽车等近期强势板块更是扶摇而上,让不少要直呼自7月开始的震荡似乎要告一段落了。但昨天就迎来当头棒喝。各种指数争先恐后地下跌,尤其前期坚挺的白马股,最近一个个地跌停。今天大白马伊利股份低开低走走封死跌停,要知道自上市以来,伊利总共也没跌停过几次。
类似的还有青岛啤酒、顺鑫农业,这些前期的白马股这种情况其实前一阵已经发生过不少,究其原由,其实也简单。白马股从17年到现在,几乎一直在涨,没有太象样的调整过。目前消费类股票的市盈率基本都在40以上,而盈利增速一般也就百分之十几,这种情况下,只要业绩预告稍微不符合预期,资金就会因心态不稳往下砸盘。
这里附带说一下,前一阵很多人跟我留言,建议我的指数轮动系统要去掉消费指数,因为估值太高了。我不认同。近期消费指数的反弹也证实了这一点。从长远来看,消费指数是市场最为稳定的上涨板块,无论中西方股市均是如此。一个稳定的长效的系统,没有消费指数是不可想像的。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估值没有意义。估值和趋势,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估值决定下限,趋势决定上限。当市场往上涨的时候,你要看趋势,不要太考虑估值。当市场往下跌的时候,估值就会发生作用。这就是涨时重势,跌时重质。为什么有些指数一跌起来就一泄千里,比如科技股和创业板,但另一些板块就很难持续暴跌,比如银行,这其中估值当然是起作用的。要辩证地去看问题。
很多人对最近的震荡行情感到恐惧,一买就跌,一卖就涨,今天涨的板块明天就可能跌,今天跌的板块明天反而涨。这都让人感觉很不正常。但这后面的原因其实也不复杂,我前面也分析过了。大势分析无非三方面,政策面,基本面,技术面。目前政策逐渐从宽松转为偏中性,基本面上大部分板块估值太高,上半年由于政策放水导致的估值扩大难以为继,但大方向上国家鼓励资金入市的趋向也没改变,所以资金也并不太缺。这个时候市场就会出现游离的状态,进退两彷徨。
但市场有没有强势板块呢?其实也并不是没有。我前面一直推荐的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板块,全指汽车指数本月涨了20.5%,新能源车也涨了13.3%,再看家用电器指数,本月涨了7.4%。这几个指数都在对应的etf指数基金或场外零费率指数基金,所以并不难买到。本月我就是重仓了新能源汽车指数,所以其实大部分时间是一直创新高的。下面是全指汽车指数本月走势图,相当强悍。
最后我们来综合分析一下价值面和趋势面。汽车和家用电器,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可选消费,屡创新高,趋势向上,估值适中,建议继续持有。中证消费和中证医药,趋势震荡,目前在箱体上沿,估值较高,预防回调风险。中证金融,趋势震荡,目前在箱体下沿,估值较低,可能反弹。科技龙头,国证芯片,趋势下跌,估值较高,近期弱反弹,谨慎进入。创业板50在目前各种科技类指数中走势最强,可能是由于涨跌幅放宽到20%引来的资金反复活跃,但其估值同样高高在上,并不建议追高。下图是中证金融近两三个月的走势图。
最后公布一下我自己的持仓:汽车加新能源车 40%,深证红利加家用电器 30%,金融加银行etf 30%。满仓?是啊就是这么刚哦。我自己用的是国证A指量化增强系统,为了不被指数甩开我大部分时间都是重仓的。截至今天已顺利实现全年超越大盘20%以上的目标。量化系统跟轮动系统的差别就是,靠各种量化概率的组合实现对大盘大幅度超越,但不刻意择时,仓位一直保持较高,只要一直跑赢大盘,可以接受短时间的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