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2日格力电器发布关于回购部分社会公众股份方案的公告,启动首轮回购,本次回购由董事会发起的回购倡议,首轮回购计划金额为30亿-60亿元,价格不超过70元/股。截至9月30日,首轮回购中,公司共斥资51.82亿元回购了0.94亿股,占总股本的1.57%。
10月13日晚,格力电器宣布,拟使用30亿元-60亿元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70元/股,回购股本在0.43亿-0.86亿股之间,占总股本的0.71%-1.42%。本次回购倡议由第一大股东珠海明骏提议,背后就是格力管理层和张磊的高瓴资本,而这也是格力电器历史第二次进行回购。接到大股东建议函件后不久,格力电器董事会即全票通过了回购方案。
至此,董大姐宣称要让全员持股的想法在混改完成后,这一计划得以加速实施。
目光回到2019年12月,当时公告称高瓴资本等战略投资者一致同意,在完成股权交割后,推进上市公司给予管理层和骨干员工不超过4%格力电器股份的股权激励计划。今年4月份以来的2轮回购,可视为管理层与高瓴资本一同推动落实之前的激励计划。
当时的混改方案通过后,格力电器股价一度升到69元/股,但之后又一路震荡下跌。2020年初至10月16日,格力电器股价累计下跌了10.24%。
在今年大白马大涨特涨的背景下,格力电器股价显得颇为落寞。作为家电双雄之一的美的集团今年涨了32%,海尔智家涨了16.5%,海信家电涨了8%。
格力半年报显示营业收入同比下滑了28.57%,扣非净利润下降了55.23%。这几乎是格力电器20年来第二次出现的半年报业绩下滑,上一次是2015年(空调需求端下滑,产品价格下调清库存,多元化发展如手机新能源等支出较大,也可以理解为钱多了就乱投资)。而美的净利润只下滑了7.55%,海尔下滑了45.38%,海信则下降更多达到了62.34%。
其实格力从去年开始已呈现增长乏力的迹象,2019年度盈利首度同比下降5.75%,今年更是由于疫情因素(终端销售需求低迷,上门安装受限等)雪上加霜。跟美的海尔等传统家电巨头相比,格力今年营收大幅下滑有三个原因:
一、根据《2020年中国家电行业半年度报告》显示,大家电中,空调的市场跌幅最大。属于安装类产品的空调受疫情拖累,叠加7月1日实施的空调新能效标准倒逼,以及价格战提前透支消费需求等因素,上半年整体零售额921亿元,同比下降22.54%,而一季度降幅更是达到了57.2%,二季度已有所回升。
二、格力电器业务模式较为单一,空调占其营收的60%,空调市场需求下滑直接影响其营收。今年上半年生活家电成为唯一逆势增长的家电品类,各种新品类不断出现,功能持续细分,整体市场逆势上涨,零售额达911亿元,同比增长1.45%,小家电如小熊电器,惠而浦等股价扶摇直上。疫情将其单一产品线的低风险承受能力彻底暴露。相反老对手美的在多元化发展上已取得成功,其在疫情下的优势尤为突出。
三、线下经销商模式已成羁绊,董大姐建立的经销商捆绑模式曾经给格力大杀四方,是拳打张近东,脚踢国美,与雷军10亿赌局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2020上半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显示,为应对疫情、减少接触,线下渠道积极拥抱互联网,通过直播、网店、朋友圈、微信群等互联网手段促进销售,整体家电零售线下向线上转移的趋势明显。今年上半年,在线上具有优势的渠道平台获得了更大的市场份额,京东所占市场份额较去年年底提升6个百分点至28.86%,稳居全渠道第一位;苏宁、天猫各提升3个百分点至21.76%、14.2%,分别位列第二、三位,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董大姐也开始意识到线上零市场的增量,根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从4月份开始,董明珠已经举办了10场直播带货,销售累计金额达416亿元。一场接一场的直播带货也预示了格力业务转型的急迫性,根据半年报显示,公司积极顺应消费者购买习惯变化,“格力董明珠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零售模式,与原有线下销售渠道实现平台共享。随着线上线下有效融合的新零售模式推广,公司产品的渠道效率提升、渠道成本降低,市场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但新零售发力的格力电器,势必会影响到原本的线下经销商渠道。2020年6月20日,格力公布了省级经销商京海减持的公告,线下经销商用减持来表达其不满。
按照董大姐的狠人风格,向渠道商动刀已经势不可挡,曾经的核心销售渠道如今也变成了牛夫人,不得不感概不是我不明白,是这时代变化太快。
再看格力的估值,格力电器由于长期的稳定业绩增长,估值基本在10~15倍之间徘徊,现金流非常好,基本是价值成长股投资的典范。今年由于业绩大幅下滑,动态市盈率也涨到了20倍,待第3季度业报出来后再看,同比增长是大概率事件,估值也会回落到15倍左右。
最后,格力如何平衡线上与线下渠道的矛盾,多元化发展是否符合预期,还需要走一步看一步,但至少从今年的2次大幅回购可以看出,公司管理层对后续发展的信心,如果格力能在线上销售渠道跑通,能够在一两个增量业务上贡献利润,那么格力依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