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谈贵州茅台这只股票是去年4、5月份,那时候股价1100多元,第二次谈茅台,股价当时1600多元,这是第三次谈茅台,股价2400多元。茅台公司还是那个公司,变的是股价又上涨了,市场对它的议论和分歧明显多了,有大牛说要卖,有大牛说不卖。市场总是有各种声音,投资切忌人云亦云,乱了自己的阵脚,做出错误的决策。本着独立、客观的态度,我再对茅台梳理自己的思考。
我经常讲,投资是个综合分析、思考的结果,不管买不买一个公司的股票,你都要对公司有个全面的梳理,要对公司有很好的理解,不懂不买,懂了可能会买,而买了就是买公司,以长远的眼光对待持有。
贵州茅台的崛起是2000年以后的事,在此之前五粮液是白酒老大,五粮液为何后来成了老二,这个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详细了解,我不作赘述。2008年金融危机时有人如果跟你说茅台13年后市值可以上3万亿(当时茅台市值1000亿都不到)有人相信吗?有人2012年推断说茅台市值能上5000亿,今天看来还是很保守了。
这12年发生了什么?很直观的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茅台现在的地位是时代发展、公司管理综合的结果,正是中国经济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这个时代为茅台公司提供了好的社会环境,在茅台管理层卓越管理下使其成为了高端白酒第一品牌。如张瑞敏所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国家、社会的发展促进了行业的发展,而行业的发展成就了企业的发展,这种发展由低到高,从战国混乱时代的默默无闻到品牌时代,从区域品牌到全国品牌,再到世界品牌,在这个过程中,除了产品之外,企业的管理尤为重要。
地域特色让产品唯一:贵州茅台镇的地域特殊性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微生物发酵环境,二是赤河水,三是当地高粱,四是茅台酒制作工艺,流程较复杂,需要5年时间酒才能出厂。需要注意的是,微生物发酵结果跟窖龄没有关系,出酒率高,与其他两个高端白酒五粮液和泸州老窖不一样,所以感觉上限制茅台产量的因素只有当地高粱,这个其实是有争议的,毕竟跟其他几个因素比起来,这个因素影响可能最小,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这个问题有可能解决。即使有影响,理论上讲茅台的年产量上限可以达到8万多吨,2020年销售量还不到4万吨,而且每年还有老酒剩余下来。从这里也可以很好解释为何高端白酒销量中茅台占比达到了60%(有逐步提高的趋势)。
卓越的管理:区域品牌(混战时代)向全国品牌(进军全国)过程中,技艺标准化,保证品质,主打单一品种飞天茅台,让茅台品牌效应突出,截止目前飞天茅台销量占比仍然高达90%。口感类的消费品如果是同一档次,在向全国扩张过程中,单一品种对培养消费者口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认同感也更好。持续稳定的产量甚至限量和适时的提价,最大地发挥了茅台作为商品和品牌的协同作用,使利润持续增长。
近几年茅台管理层加强了销售管控力度,提高了直销比例和线上销售额,目的是掌控消费终端情况,防止经销商尾大不掉影响公司的发展。剩余10%的中档酒,因为高端白酒和中档白酒消费人群不一样,两者相互不影响,未来销售一大部分其实可以通过加大中档酒的销量来提高公司利润,好像茅台公司也是这么做的,品牌全国化后可以利用品牌的联动效应有效地低成本扩大公司规模。
消费市场供不应求:飞天茅台目前市场价3000元左右,仍然处于供需失衡状态。未来我们真不知道高端白酒消费规模能到多少(目前约1800亿),也不知道茅台价格会涨到多少,我们只要明白这种供需不平衡能让公司提价游刃有余,让茅台的利润达到最大化就可以了,不过正因为茅台的强大品牌,同样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这对管理层的决策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总之,上市公司贵州茅台主营业务比较单一,投资者相对容易看懂,公司的管理思路也很清晰,董事长都是贵州省任命的,财务报表也不用花太多时间去分析,以贵州茅台这种行业、地位的公司,净利润率达50%甚至更高都不奇怪,利润只可能隐藏而不是虚增。
中华民族正处在历史最好发展时期,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中国将来一定会成为发达国家,依托于国家的富强,茅台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不管二级市场价格走势如何,即使跌回1500元以下,我认为总有一天它还会创新高,而且会继续创新高,需要的只是时间,如果茅台从白酒第一品牌位置跌落下来,那一定是管理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