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原谅我的暂时离场

2023年1月16日22:01:05 评论 299

从拜读了陈春成的小说之后,我就陷入了“创作瓶颈”。用“创作”这个词我都羞愧。当你亲眼看到文字可以被使用得如此玄妙,可以被用作建造奇幻瑰丽的梦境之城的石砖,而且这个建筑师比你大不了几岁,心中的绝望和油然而生的自惭形秽是可以让人崩溃的。

回阅自己的文字,偶有几篇写得不错,但大部分都是粗糙的、放纵的、肤浅的、鄙薄的,语句中随处可见的是我的俗不可耐、自以为是和哗众取宠。我的文字是油腻的,是脏兮兮臭烘烘的。而陈春成的文字读起来让人唇齿留香,鼻中还能嗅到清晨的草木清香。

我写了什么?我到底要写什么?我想用文字创造怎样的世界?这些问题像鼓槌一样一刻不停地急促地敲打着我。我像是被置于一场避不开的大雨,我成了雨的囚徒。

我使劲儿思考这些问题,但是找不到答案,甚至任何关于答案的头绪都没有。于是我发现,尽管我那么喜欢研究自己,包括研究自己的痛苦、性格和心理等,但事实上,一些关键问题一直都被我有意无意地略过了,比如我的界限在哪里,我真正的目标是什么,我想要创造怎样的价值。这些问题是切肤的,与“痛苦”相比是更真实,更具有根源意义的。

在能够认真回答出这些问题之前,我想我会大幅度降低推文的频率。这无疑是一件令人非常痛苦的事。因为我清楚地知道,保持较高的推文频率,不管推文质量如何。会缓慢但稳定地增加粉丝量;而减少推文则会不停地掉粉——这些都是实践后得到的“真知”。对于我这样一个醉心流量的人来说,做这样一个明知会导致掉很多粉丝的决定和让我清醒地接受凌迟似乎没什么区别。

但是这个决定是必须做的,这样凌迟般的痛苦是必须忍受的。正如“创作教母”朱莉娅·卡梅伦在其书《唤醒创作力:写给被“卡”住的作者》中所说的那样:

为了有效地修复创造性自我,我们必然要经历一个痛苦惆怅的过程。要否定那个以往被别人夸赞“做得好”的自己,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感到悲痛,毕竟那个“自己”已经支撑了我们的生活那么久……我们必须甘愿遭受这痛苦的打击。记住,这痛苦终将有益于你,创意的闪电将会照亮夜空。

所以,所有的读者朋友们,请原谅我的暂时离场。你们就当我是受了很严重的内伤,需要闭一个归期不定的关。尽管出关之日不定,但我坚信,怀着誓要尝遍兴奋、沮丧、愤怒、害怕、欣喜、期望等所有滋味的勇气的我,在出关之时一定会有所突破!

水边遇见老等 生活随笔

水边遇见老等

某日,我陪老吴来钓鱼,我们停在了广利河一处水湾,老吴找了一个角落,撑起竿开始津津有味的垂钓。我一个人开着电动轮椅,边走边看,一边听着歌。 银光闪烁,粼粼的河水,轻轻荡着微波。岸边的芦苇荡跟随着阵阵微风...
人生不需要长远规划 生活随笔

人生不需要长远规划

今年是我确诊“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第十六年。没想到这么长的一段时光,竟然在不知不觉中走过。我以为自己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可以躲在父母的羽翼之下,无关风雨,怎知浮生一片草,岁月催人老。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出门的日子里学会勇敢 生活随笔

出门的日子里学会勇敢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从天光乍破到夕阳西下,从鲜衣怒马到青丝成灰,一直都在探寻的路上。 可惜的是,因为心魔作祟,我无法出门,我不愿以残疾的身体,走在拥挤人潮中,面对世人的目光,也害怕听到...
那是青涩年少还有遥遥远方 生活随笔

那是青涩年少还有遥遥远方

一只蝉叫了一辈子都没有换过地方,一个夏天待了很久也不见离去的迹象,时间却好像再被偷走一样。三岁前的回忆已然完全想不起来,十岁那年的夏天,以为暑假刚开始、就又结束了,二十岁的大学,眼睛一睁一闭,天就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