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提价逻辑总是不灵

2023年1月12日16:08:41 评论 306

能源的多头很委屈,怎么好好的就开始限价,甚至一度要关行情交易系统呢?凭什么说商品就必须贴着成本定价?不是说好了供求关系吗?

多头们估计没干过地产的研究,都不知道连C端的二手房都会有指导价,更别说民间房价指数被消灭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干过地产研究的朋友都知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深入理解和配合政策,玩好一场游戏的关键在尊重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领导懒得理你,只是因为你还小罢了。薅市场羊毛的做法最终只能把市场本身薅秃,从而得出市场不是好东西的结论。空子是用来钻的,不是用来撕扯的。

在没有提价逻辑的情况下,还有什么逻辑可讲?技术改造降低成本的逻辑,产量增加市占率提升的逻辑,品类扩展赛道拓宽的逻辑,做好PR洗白形象的逻辑。

讲流程正义,不如讲舆论正义。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要么能站在舆论的潮头,要么能顺应舆论的风向,程序?惯例?规则?这些东西能值几个赞?

原来我总是担心房地产研究员被淘汰,后来我发现最多也就是被淘汰个别企业,但房地产行业的经营逻辑在推而广之,走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地产出身的烟酒猿,干什么研究都往往最优秀,因为他们最讲政治经济学,最喜欢分析政策,最理解预期差,也最受得了各种突发事件的冲击——哪怕外星人的舰队登陆了,地产烟酒猿也觉得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也从容可以分析下赛博坦星球的建安成本是不是更高一点,以及这种建筑是否可能纳入限购的范围。

在地产研究员眼里,企业从来不是一个为盈利而生的组织,而是响应领导号召,满足社会心理需要,适时调整经营内容和边界,兼顾社会各种需要的机构。企业的成长取决于他和社会的适配程度,大众对此种适配的预期,和长期维持这种适配度的可能性,并不取决于他能赚多少钱。提价在整个地产的研究体系里头已经被淘汰了十年多——虽然实际上利润仍然是提价所带来的,但烟酒猿和企业都说,我们不承认,不强调,不追求。

互联网时代,不说等于50%的不存在。地产烟酒猿研究的内容十分传统,但他们的研究方法论十分前瞻——所谓前瞻,就是顺应未来的需要。这不知道是很多好地产烟酒猿的幸运,还是很多好企业的不幸。

信用收缩的浪潮,拍过流动性的堤坝;逆周期的宣誓第一次深感纠结,更核心的资产露出水面。那是顺应政策诉求的,头部市占率可能很快提升的,供给存在代际替代的,品类可以不断拓展的未来。

水边遇见老等 生活随笔

水边遇见老等

某日,我陪老吴来钓鱼,我们停在了广利河一处水湾,老吴找了一个角落,撑起竿开始津津有味的垂钓。我一个人开着电动轮椅,边走边看,一边听着歌。 银光闪烁,粼粼的河水,轻轻荡着微波。岸边的芦苇荡跟随着阵阵微风...
人生不需要长远规划 生活随笔

人生不需要长远规划

今年是我确诊“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第十六年。没想到这么长的一段时光,竟然在不知不觉中走过。我以为自己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可以躲在父母的羽翼之下,无关风雨,怎知浮生一片草,岁月催人老。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出门的日子里学会勇敢 生活随笔

出门的日子里学会勇敢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从天光乍破到夕阳西下,从鲜衣怒马到青丝成灰,一直都在探寻的路上。 可惜的是,因为心魔作祟,我无法出门,我不愿以残疾的身体,走在拥挤人潮中,面对世人的目光,也害怕听到...
那是青涩年少还有遥遥远方 生活随笔

那是青涩年少还有遥遥远方

一只蝉叫了一辈子都没有换过地方,一个夏天待了很久也不见离去的迹象,时间却好像再被偷走一样。三岁前的回忆已然完全想不起来,十岁那年的夏天,以为暑假刚开始、就又结束了,二十岁的大学,眼睛一睁一闭,天就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