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说话不如不说话

2023年2月11日16:15:24 评论 284

由于住得离母亲近,我们几乎天天见面,常常一起吃饭。但她爱管事、好唠叨,惹得一家人不高兴,爱人尤其明显。我给爱人说:“你少说一句,她就不说了,要是你说几句,自己觉得没啥,可她生气了,咱也得跟着生气。”我是这样劝爱人的,也绝对是这样做的。

可每次听到母亲说出此类“关心”话题,就很难做到不和她一般见识,潜意识总要或多或少去辩驳。

这次也不例外,没等母亲说完,我就有点不高兴地说:“妈,你管恁多干啥?我又不憨,累了会不知道休息?你知不知道你说这话,不是对我好,而是在害我,给我添气?要是外人,我肯定觉得她是在挑拨我们家关系!”语调一路高扬,以至于后来母亲感觉我在数落她,转身就走,边走边重重地说:“我闲着没事,来这儿干啥?”

我也觉得自己话说过了,赶紧跟了出去,想给母亲解释一下,电梯门开了,解释化作了内心抱怨。

“这一个家庭,就好比一辆车子,总是要有人拉车,有人坐不是,啥时候会有个绝对公平?就是一家人都拉车,轮着坐车,也有个坐时间长和短的差异。不要说我是个喜欢“拉车”的人,就是不喜欢“拉车”,一家有一家的难处,不得已“拉车”时,只要心甘情愿,也算是幸福。

人这一辈子,不就图个心情安慰?整天乱说、胡说,净是给人添堵,平时看不出影响,其实只是没有发作而已,一旦被琐事困扰,身心疲惫,这些话就会不知不觉在耳边响起,影响我的情绪,让我感觉委屈,让我忍不住抱怨。

像我这样在家里的“核心”人物,一旦抱怨,整个家庭不就乱套了?

清楚记得一次,爱人在家里抱怨,我还没开口,儿子就不愿意了,说:“爸爸,人都不容易,不能抱怨,有话好好说,我妈整天操那么多心,干那么多活,就没听她抱怨过,要是人人抱怨,都觉得自己委屈,咱家和别家还有啥区别?”由此可想我不抱怨对整个家庭的影响。

一家人多宽容、多理解、多付出,幸福美好才会因此降临,妈咋就不懂这些呢?”

“我知道母亲为我、为我的这个家付出了很多,我心里也无数次感恩感叹过:“若不是老娘,我得多做多少难,一定得好好孝顺她老人家!”但孝顺不等于凡事顺从。母亲管得太多了,她的眼里只有我这个女儿,可我的眼里是一家人啊!”

不知道是时间带走了一切,还是黑夜让我在安静中自省:“我在家中的作用是什么?”“我所有的举动难道不是为了让一家人更和睦更幸福吗?”“我做得合适吗?”

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角色没有认识时,才会轻易发现别人做得不对,或者要求别人做出改变。老娘已七十有余,我还渴求她不要乱说话,并试图把自己素养不够,抱怨家人的责任推卸给她,这是什么行为?有利于大家庭团结吗?

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母亲应该说什么,而是我应该做什么。难道问题的焦点不是在自己吗?若自己有智慧,内心强大,母亲对自己怎可能还有影响力?责怪母亲,不正是自己无知和无能力的表现?

倘若我能够耐心的再一次向母亲解释说明:我很爱自己,我知道休息,我不累,并感恩一家人包括母亲对这个家的付出。倘若我每次都能“善待”母亲对我这样的“关心”,我相信母亲绝对不会生气,甚至还会受到我的影响而多一份对家人的理解和宽容。

“一家人多宽容、多理解、多付出,幸福美好才会因此降临。”我是真懂了吗?

我微微闭着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不自觉把手放在了胸口:“真的不能乱说话,乱说话不如不说话!”

水边遇见老等 生活随笔

水边遇见老等

某日,我陪老吴来钓鱼,我们停在了广利河一处水湾,老吴找了一个角落,撑起竿开始津津有味的垂钓。我一个人开着电动轮椅,边走边看,一边听着歌。 银光闪烁,粼粼的河水,轻轻荡着微波。岸边的芦苇荡跟随着阵阵微风...
人生不需要长远规划 生活随笔

人生不需要长远规划

今年是我确诊“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第十六年。没想到这么长的一段时光,竟然在不知不觉中走过。我以为自己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可以躲在父母的羽翼之下,无关风雨,怎知浮生一片草,岁月催人老。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出门的日子里学会勇敢 生活随笔

出门的日子里学会勇敢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从天光乍破到夕阳西下,从鲜衣怒马到青丝成灰,一直都在探寻的路上。 可惜的是,因为心魔作祟,我无法出门,我不愿以残疾的身体,走在拥挤人潮中,面对世人的目光,也害怕听到...
那是青涩年少还有遥遥远方 生活随笔

那是青涩年少还有遥遥远方

一只蝉叫了一辈子都没有换过地方,一个夏天待了很久也不见离去的迹象,时间却好像再被偷走一样。三岁前的回忆已然完全想不起来,十岁那年的夏天,以为暑假刚开始、就又结束了,二十岁的大学,眼睛一睁一闭,天就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