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汾酒主要是中端白酒,所以相较于高端白酒来说,逻辑不是很好把握。但是从它的中报来看,汾酒的产品简直好卖到爆。2020年中报显示,山西汾酒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为73.9亿,与此同时,营收为69亿。现金流高于营收,说明公司产品好卖以至于经销商提前打款。
对比一下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的相关指标,就知道,汾酒中报业绩是多么的来之不易。酒王茅台不说了,现金流杠杠滴。五泸洋的现金流均小于其营业收入。
背后的逻辑是,由于疫情爆发,大家减少聚会,而对白酒这种可选消费的消费就下降了。虽说疫情是在一季度爆发,但是对白酒企业来说,经销商去年年底就已打款订货了,因此一季度业绩倒不用担心。
反而因为一季度大家都在家,没怎么喝白酒,按理说一季度的货就得留到二季度卖,导致酒企二季度基本不需要怎么卖货。但是,汾酒的财务数据告诉我们,二季度的货一样卖的挺好。所以我觉得汾酒的这个成绩,含金量很高。
我非常喜欢汾酒,甚至将它排在了白酒第二,五粮液之前。
汾酒是一家,高毛利,高ROE,高分红,高机构持股,高成长的一家,非常牛逼的公司!只是目前估值处于近10年97%的时间,处于历史极高位。
最近五年,汾酒的毛利率由67.37%提升至72.04%;净利率由13.12%提升至19.38%。说明汾酒高端销售占比逐年提升。
与泸州老窖类似,将产品分开运作,这样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进行营销。并且公司也在不断发展青20,青30这种高端酒,毛利率有望提升。
2009年,汾酒高管经历了大调整,新管理层在销售方面实行深度分销;在管理上建立激励机制;同时削减品牌,聚焦高端。2012年公司就实现了百亿目标,比计划提前了三年。
在2009年之前,汾酒采取的大经销商制度,缺点是,渠道基本为大经销商所控制。目前,公司保留了原来的层级,但是公司营销人员可直接介入渠道,提升了渠道的掌控力。
2009年之前,公司的产品开发商只要有开发权,就可以在各地销售产品,这么做可能会导致窜货。但2009年之后,转变为区域代理制,各批发商有明确的销售区域。可以减少窜货,使渠道更加扁平,增加经销商利润,同时加强公司对经销商的把控。
2017年,汾酒拉开国改序幕,国资委让出权利,全权交由汾酒集团董事会行使。大大提升了经营效率,激发内部创新活力。甚至可以解聘原来由国资委启用的经理层。国改序幕的拉开,使得汾酒能更好的进行市场化竞争。
奖惩分明,薪酬与绩效挂钩,激发管理层内在动力。
2019年公司基本上完成了酒类资产的整体上市,内部关联交易基本消除,有望改善未来治理。曾几何时,乐视网就是通过内部关联交易导致其他股东获利甚至大于上市公司,利益转移明显。因此,我不喜欢关联交易多的公司,有腐败的可能。
2019年3月,公司实行股权激励,行权价格很低,有利于释放公司内部活力。
汾酒在山西省内市占率已经达到了50%,比任何一个区域性白酒龙头市占率都高,在山西省内处于绝对龙头,但公司仍不断扩张,不断渠道下沉,有助于进一步开拓市场。
除山西省外,环山西省区域是公司重点耕耘的地方,在环山西省区域也实行重点突破,渠道下沉,该地区收入增速非常快。
2016到2019年,公司省外终端网点数量由2万家增长到70万家,营销团队由400到4000人。其中省外市场增长迅速,营收已超过省内市场。如此大规模的扩大经销商数量,有助于渠道建设,使得渠道更加扁平化。公司积极拓展省外市场,为汾酒全国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同时,我想起洋河在保持高速增长的时候,也是保持这种打法,我目前还没琢磨透这种打法的缺点是什么,汾酒会成为下一个洋河吗?
青花系列19年占比不到25%,仍未超过上轮高点,提升空间比较大。
当前汾酒全国化仍在半路,本轮白酒周期拉长,不会出现上轮行业深度调整,原因是:
白酒消费已经由之前的政务消费变为了更为稳定,且可持续增长的民间消费。民间消费的稳定性与确定性比政务消费强的多,并且追求美好生活是万年以来人来不变的初心。
在清香型白酒这条赛道上,次高端及高端白酒中,清香型只此汾酒一家,汾酒有绝对的优势。
中端白酒市场非常的广阔,其实消费升级,最受益的就是中间价格带的白酒,因为受众非常的广。
汾酒的打法很好,先用波汾去占市场(因为波汾是低端酒,导量快),培育清香型市场氛围,待波汾占领市场后,再导入更高端的青花。并且环山西地区缺乏强势酒企,未来汾酒机会很大。
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清香型白酒曾占市占率70%以上。但是随着物质的不断膨胀,人们渐渐喜欢喝五种粮食合酿的五粮液,五斤粮食酿一斤酒的茅台。因为感觉只有这样,才配得上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清香型白酒,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粮食短缺时代的特殊产物,这种不受限于产能的香型(参考顺鑫农业,一年卖几十吨清香型白酒),应该是登不上超高端的舞台的。
我并不是不看好汾酒,与此想法,读了研报年报后,我对汾酒更喜欢了。
汾酒的国改效果超出了我的想象,注入了管理层激励机制,汾酒就可以更好,更强的参与市场化竞争。清香型白酒历史更加悠远,可以追溯到1500年南北朝时期,而浓香型白酒明代之后才出现。说明清香型白酒已经深入中国人骨髓了。而作为清香型老大,汾酒的增长前景还是比较明晰的。
终于明白了我为什么这么喜欢汾酒,确实是一家有品牌,有品质,有管理,有渠道,有前景的公司。
汾酒的打法有点像之前的洋河,所以扩张的特别快。在网上查了一下洋河业绩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洋河为了促消费而降酒质。
因此,我认为,这种深耕渠道的人还战术,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最重要的是产品品质一定要保证。茅台是出了名的强调品质的企业,“产量服从质量,成本服从质量,速度服从质量”是贵州茅台从未改变的质量观,是持久的高质量成就了贵州茅台的金字招牌。
因此,决定成败的,还是产品质量。我喝过青花20年汾酒,我一个年轻人都觉得味道确实不错,如果汾酒能保证质量,我相信,销售模式从来都不是问题。